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强化人才支撑 为乡村振兴汇聚活水之源

    信息发布者:随风828
    2018-02-07 19:49:42    来源:中国江西网   转载

      2月6日,从省人社厅获悉,江西将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巨大潜力,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积极发展各类创业载体,健全差异化创业政策体系,加强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大力开展“创领美好”返乡创业等系列活动。

      乡村振兴要靠人才。如何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推进农村创业创新,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开春不久,我省就从创业带动就业这个切入点出发,旨在通过发展各类创业载体,加强创业服务、培训以及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大力开展“创领美好”返乡创业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和引进乡村振兴的人才。

      俗话说,乡村振兴,人才为急。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热点焦点,也是大家所思所想最多的一个领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本质上说,这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实际情况是,由于农村的产业不兴旺,就业机会少,薪资低等因素,导致了农村中大部分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小孩和老人才成为了农村的常住人口,人才短缺成为振兴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所以,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引导,走出人才缺乏的困境。目前,农村民生改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人才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以及基层干部都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因此需要对乡村加大智力扶持力度,有序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像实施“三支一扶”、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等都是把更多人才引入乡村的好途径。在这方面,我省从2012年创新启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就是一个好办法。为了这个乡村人才工程,5年来,省市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培养出农民大学生40125人。现如今,我省平均每个行政村都有1至2名“不走的乡村大学生”。这些“不走的乡村大学生”扎根乡村,通过开展“党建+扶贫户”“电商+扶贫户”等多种产业合作方式,形成了生产带动、劳务增收、产权入股、订单农业、合作经营、自主创业等6类产业模式,正是因为这些人才成功破解了资金、技术、项目上的难题,很多乡村的振兴之路从此走上了快车道。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人才激励,让人才有干事创业的平台。我们常说,人才来了,还要留住。只有留住了,才能发挥人才的长期效应,而这其中激励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关键。激励就是要让这些人才有施展才华的沃土和平台。为此,我省也出台了一系列原则和举措,像对农村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乡镇农技站在岗专业技术人员、村“两委”干部及立志在农村创业的优秀青年,都可以给予政策、奖金及技术倾斜和扶持。而这次江西省人社厅大力推进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其目的就是以政策、平台为激励来大力推动优秀人才回乡,优质资本下乡,让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农村的各类人才中,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些长期在外打拼的农民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经济基础,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对家乡有感情,会利用已有的熟人网络,带动亲戚、朋友一起创业,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比如,我省这次推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以及开展“创领美好”返乡创业等活动,正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我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才回赣创业。比如,去年在抚州,就有96位抚州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积极融入当地“双返双创”热潮,投资并引资70亿元,为新农村建设、扶贫济困等捐资捐物超4000万元,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让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强化人才支撑,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