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小瓜蒌变身扶贫“宝葫芦” 每亩收益超4000元

    信息发布者:随风828
    2017-11-24 12:25:06   转载

     11月23日讯 在靖州渠阳镇林源村,田里一种新奇的植物引来了大家的围观。只见肥硕翠绿的“葫芦”挂在枝头,甚是惹人喜爱。“这就是瓜蒌,本地人见得很少,这可是个宝贝。”种植户吴志松说。

      村里的党员吴志松今年去安徽学习,一下子就看中了瓜蒌种植,学习了相关技术并和原产地厂家签订了产品包销协议,准备回家带领乡亲大干一场。但是面对从没见过的新作物,大家显得有点不放心。“我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先小规模种植,村民看到效果自然跟着干!”他说。

      今年春季,吴志松领该村的五户贫困户一起承包了80 多亩荒地,精心种植瓜蒌。瓜篓学名栝楼, 是一种葫芦科植物,它的种子就是人们俗称的“吊瓜子”。它的瓜皮和瓜根是一种中药材。更重要的是, 瓜篓一次种植可以连续4 年挂果, 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如今第一年的瓜蒌刚进入成熟期,就已经销售一空。瓜子晒干后可以卖20块钱一斤。瓜皮晒干后也可以卖五块钱一斤,瓜根还可以回收,每亩瓜蒌仁达到4000 元以上的收益。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小瓜蒌变成了扶贫的“宝葫芦”。

      “我们今年成本基本上收回了,还赚了千把块钱。”说起瓜蒌种植户李政笑开了花。在仓库里,贫困户李政正在将晒干的瓜蒌子和瓜蒌皮分别装袋,准备运输。

      “明年我还打算扩大瓜蒌的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吴志松告诉笔者。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