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坑溪村 345922.nync.com 欢迎您!
秀美的文武坝镇古坊村一角。
贫困户郭小萍通过养猪脱贫致富。
村民在瑶湾社区休闲长廊散步。
文武坝镇古坊村以“党员+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蔬菜、瓜果、养鱼三大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文武坝镇打造“扶贫车间”,部分贫困户变身“农事工”,通过在家门口务工脱贫。
贫困户陈洪珍在给自家饲养的10头西门塔尔牛喂食,他们家选择养牛脱贫致富。
□汪敏 记者肖荣祯 曹建林 特约记者朱海鹏 文/图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1934年4月下旬,毛泽东同志从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瑞金来到粤赣省视察,历时三个月之久,其间登上会昌城外的岚山岭,回到文武坝邹屋住所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词以史重、史以词华,会昌的革命历史也因为这篇不朽诗词而更加熠熠生辉。
83年后的今天,会昌县文武坝镇党委、政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带着全镇党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续写“风景这边独好”新篇章。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五周年之际,日前,记者走进会昌县文武坝镇,欣赏文武坝镇的独好“风景”。
1 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出实效
今年年初,文武坝镇古坊村经过全市六大攻坚战现场流动会的检阅,古坊村的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和发展成效,获得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时间,古坊村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引来众多考察团前来参观交流。
近年来,会昌县文武坝镇切实把脱贫攻坚这个“头号工程”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按照“产业优先、设施完善、服务均等、脱贫到户”思路,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该镇始终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主战场,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核心,以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千方百计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坚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贫困村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面貌大为改观,贫困人口大幅递减,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该镇着重瞄准贫困人口,坚持问题导向,对各村脱贫攻坚指标进行全面梳理、综合问诊,制定村庄整体规划和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环境卫生建设、组织生活建设、集体经济建设、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村集体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村庄处处焕发新貌。
该镇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协调推进,坚持将贫困群众的需求作为脱贫攻坚努力的方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出发,用好用活涉农整合资金,科学统筹,将资金使用编制到组到户,通村道路、饮水工程修建到农户门口家中,实现了资金“滴灌”到贫困户。如今,文武坝镇正按照古坊村脱贫攻坚的经验进行“复制”和推广,一个个新的小康村正悄然兴起。
2 无缝对接,精准识别扶真贫
6月16日上午,在文武坝镇政府二楼,扶贫办工作人员商量贫困户曾美红被重叠申报的事宜。原来,曾美红结婚后常住女方家里,而他的户籍一直没有迁移到文武坝镇,曾美红被文武坝镇和富城乡两个乡镇确立为“贫困户”,镇扶贫办干部发现后,主动与富城乡扶贫办联系,最终商定由富城乡扶贫办核减该户。这只是该镇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确保真扶贫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精准识别是前提。据了解,文武坝镇按照“不少一人,不落一户”的目标,执行“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组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村委会公示、镇复核和县批准、村公告以及扶贫对象签字”程序,综合考虑农户实际收入和吃、穿、住现状以及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情况,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并在各村委会设立长期性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按照“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组织结对帮扶干部对贫困对象开展“回头看”,逐户仔细甄别,坚决清理不符合标准的对象,确保了识别精准,为开展脱贫攻坚夯实了坚实基础。
在精准扶贫资料建设上,文武坝镇按照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的要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一户一档”资料,并录入系统,实施精细管理、动态监测、有进有出。与此同时,13个县直单位帮扶工作队及镇政府机关帮扶工作队,共412名结对帮扶队员进村帮扶,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
3 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结硕果
每天早上8时,文武镇古坊村村民邹永存准时到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上班。去年,邹永存以个人名义贷款30万元入股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并负责管理合作社的数十亩无土蔬菜,大棚合作社给邹永存每月发放工资2000元。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文武坝镇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核心,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鼓励扶持各村致富能手、农村党员牵头建立农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油茶、脐橙(桔柚)、大棚蔬菜、苗木花卉、生态旅游等产业,增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全镇新开发油茶2000亩、桔柚200亩、百香果50亩、大棚蔬菜600亩,新增出栏生猪5000头、肉牛160头;建有60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站1个,在建25个。
该镇还采取“政府+企业+产业扶贫合作社+贫困户”运作模式,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益民种养综合开发油茶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320户,帮助贫困户每年增加3000元稳定收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776户贫困户分别入股磊石村新辉油茶专业合作社和石磊氟化工公司,享受年分红600元,产业扶贫兜底覆盖面显著扩大。
该镇还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信贷通”作用,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助力贫困户产业发展,2016年,为519户贫困户发放贷款2507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8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