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一支活跃民间的非遗传承队

    信息发布者:随风828
    2018-04-27 20:23:34   转载

    在于都县,有这样一支活跃在民间的非遗传承队伍,他们唱古文,拉二胡,表演布袋木偶戏,跳采茶舞……得到了该县广大市民的关注与喜爱。同时,这还是政策宣讲的一支文艺轻骑兵,用传统文化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它就是“雩山韵”艺术团。4月16日,记者走近“雩山韵”艺术团的成员,近距离感受他们对非遗文化的执著与热爱。

      从江湖艺人到非遗传承人

      “人生在世要恳心,什么事情办得成……”近日,夕阳笼罩下的于都县长征公园里,69岁的肖秋林头戴白色礼帽,站在人群中间,用方言即兴表演了一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古文”,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垂。

      步伐稳健轻快,说话铿锵有力,这是肖秋林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让人很难将眼前这位老人与其古稀之年联系起来。

      “我自小便对乐器感兴趣,小学毕业后,我就各处寻师学艺。”天资聪颖的肖秋林得到了客家古文、布袋木偶戏、唢呐等师父的点拨,他的钻研让自己的兴趣成为最初谋生的本领。几十年来,凭着一身手艺,肖秋林一直游走四方,技艺随着阅历的增长、自我日夜苦练得到较大提升。

      2011年6月,肖秋林因为技艺高超,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当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古文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散兵游勇到队伍初步形成

      “以前大家日子不好过,我们外出表演古文、布袋木偶戏是为寻得一个饭碗,却得到不少百姓的观看、叫好。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反而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人少了。”看着自己痴迷了大半辈子的传统技艺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肖秋林倍感痛心。要让老祖宗的文化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肖秋林默默地许下了这个心愿。

      为了让非遗文化更好地得到延续,2011年,肖秋林开始着手思考如何把自己的这些非遗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或是街头的几句即兴表演,或是公园亭子里有感而发的吟唱,或是给老友的率性演唱……肖秋林一直以来活跃在于都县城,粉丝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听了他演唱的粉丝登门请求拜师学艺。

      “现在国家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非常重视,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更应该竭尽全力把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遗。”肖秋林说,因此,在登门拜访的粉丝中,他挑选了一些较有天资的收为徒弟,无偿传授技能。

      在日积月累的排练下,徒弟们基本功和专业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已经能够承担起部分演出活动。十余人的队伍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肖秋林指导徒弟编排节目,为徒弟争取各类演出机会。

      从无名队伍到“雩山韵”艺术团

      成立一支专门表演非遗项目的剧团,拥有自己的专业阵地传播宣传非遗文化,一直以来是肖秋林的梦想。随着近年来的演出亮相,肖秋林和徒弟们的表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喜爱。2013年,在于都县文化馆的帮助下,肖秋林正式发起创建了“雩山韵”艺术团。

      现在,“雩山韵”艺术团有15名常驻成员,他们大都是退休教师、舞蹈人员等,年龄层次跨度大,其中还有一名十来岁的孩子。

      “‘雩山韵’艺术团就像一个大家庭,平时我们跟着师父学习古文、二胡、布袋木偶戏,每周统一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排练节目,师父还会带着我们走进农村、学校、社区、矿区等,通过传统的演出形式宣讲党的好政策。”肖秋林的大弟子李盘英说。

      因为客家古文,因为布袋木偶戏,“雩山韵”渐渐成为于都城乡远近闻名的民间艺术团。

      “去年,我们到各处演出了近50场,看到越来越多人观看并认可我们的表演,我们表演的劲头更足了。‘雩山韵’是一支非遗传承队伍,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群众参与到非遗传承保护中来。”肖秋林的眼里充满着期待,他说,在“雩山韵”艺术团的表演剧目里,以唱古文为主,里面会穿插一些舞蹈、采茶戏、布袋木偶戏表演,要把“雩山韵”艺术团打造成一个更加专业更有影响力的非遗传承队伍。(叶海林 肖妍 记者刘荷英)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